一、就业准备
1、就业准备的包括的内容
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做好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了解企业需求,调整好就业心态,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准备书面材料,做好个人形象设计,体验求职面试,掌握求职途径等。
2、求职时应准备哪些书面材料?
求职时应准备的书面材料有:毕业生推荐表、个人简历、求职信、成绩单、各种证书及其以上各种复印件等。
3、如何填写毕业生推荐表?
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和培养单位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推荐表中附有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院系、学校对毕业生的鉴定意见,所以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毕业生在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时要认真负责,做到内容真实、字迹工整、清晰、整洁。
4、如何正确鉴定和评价自己?
做好自我定位是实现理想就业的关键,而正确的评价自己又是准确定位自我位的前提。评价的方法,除了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全面的自我总结外,还要多听取来自学校组织、同学、老师及家庭的评价意见,以便对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优势和劣势做出一个客观的正确的鉴定和评价,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目前有些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对缺点不能正视;另外一些毕业生则缺乏自信,看不到自身的优势,二者都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都将会影响到职业目标的正确选择。
自我评价中要特别注意做好对自我能力、职业倾向、价值观念、角色兴趣等方面的评价,因为这些要素对职业定位非常重要。比如能力要素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领导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注意集中能力、感知悟性能力、计算能力、推理决断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忍耐能力、体力等;能力不能够仅仅用学校的成绩单来表现的,毕业生尤其不要忽视那些自己身上潜在的、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
职业倾向可以有一些分类:领导型、科研型、艺术型、接触动植物型、安全保卫型、机械型、服务型、营销型、演技型、生产型、社会福利型等。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作出评价和选择。
每个人的择业行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影响。毕业生只有正确选择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才能正确选择职业。有如下一些择业的价值观:为社会和他人服务、权力欲、经济性、审美和创造美、自由不受约束、冒险求变的乐趣、竞争性、归属感、成名成家或影响力、社会承认、体现知识水平和道德等。
角色兴趣不同于职业倾向。有的人喜欢与人打交道;有的人喜欢与物打交道;有的人对数字感兴趣;有的人对概念感兴趣。不同的兴趣应有不同的职业选择。
5、如何选择和确定就业目标?
选择和确定就业目标首先要做好自我评价和定位;其次,要对所选择的职业岗位有深入的了解。即不仅要知道“我想做什么或我能做什么?”还要知道“什么能让我做?”。后者往往不被毕业生重视。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知道当前大学生就业到底是难还是不难?难究竟难在哪里?其次本行业、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根据人才市场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现状,预测和规划自己的就业前景;再者要熟悉企业(招聘专业)的用人条件和标准,对照自我评价的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到扬长避短、人职匹配;最后对应聘单位的管理流程和企业文化要有较深入的了解,这不仅可以增加被录用的几率,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6、如何调试就业心态?
毕业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众多的竞争对手,保持健康、稳定的择业心态尤为重要,毕业生应着重克服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障碍: 盲目自信的心理。有的同学自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为此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但由于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往往在择业中受挫。
自卑的心理。有的同学面对激烈的竞争,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情绪,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导致缺乏竞争勇气,少了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发怵,参加招聘面试胆怯,使就业成功率降低。
求大攀高的心理。有些同学既不去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又脱离自身的评价和定位,一心只想进大企业、大机关和薪酬高、待遇好的单位,其结果只能是“高不成低不就”,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机会。
浮躁的心理。面对相比过去来说如此复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的大学生不知所措,一片茫然。他们一方面为就业着急,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找工作。
依赖心理。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见别人都往大企业、大机关挤,自己也跟着凑热闹;另一种是依赖国家、依赖他人的倾向,觉得国家有延长择业期的政策,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这种心态也阻碍了就业单位的落实。
7、撰写个人简历应注意哪些问题?
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应聘者基本情况的书面依据之一,对应聘者能否进入面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写好简历,对实现理想就业也显得非常重要。撰写个人简历要针对应聘岗位的特点,避免千篇一律。简历要能够浓缩个人的全部精华,所列内容,基本要素要齐全,重点部分要突出,一般包括个人的基本情况、教育背景、社会工作和时间、课外活动、特长和技能、获奖情况、兴趣爱好、自我评价、求职意向等。简历要求一是要简,文字一定要简炼、篇幅不宜过长,以1—2页为宜;二是要实,内容一定要真实,切勿造假和夸张;三是要新,要突出本身的优势和特点,式样设计要能够吸引和方便对方阅读,还要注意不能有错别字和病句。结构方面,要将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如联系方式等,实践经历要有可以量化的工作效果。
二、求职过程
1、如何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
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有:
(1)参加北京市和学院以及各个正规人才服务机构举办的供需招聘会。
(2)登陆各种人才网站,收集相关的就业信息
(3)使用本院就业指导中心及院系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提供的就业信息
(4)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获取社会需求信息。
(5)通过校友、老师、亲友等帮助联系就业单位。
(6)直接到应聘单位自荐
(7)通过参加就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就业需求信息。
2、参加面试应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面试者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将自己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展示给考官,给考官留下满意的印象。为此,参加面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个客观的评价,避免在面试时出现“展示不足”或“言过其实”的现象;其次要对所应聘单位的背景有所了解,做到有备而来;再者要就常见的文化题目进行试答准备;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形象,做到着装得体,举止文雅、大方,形象俱佳。
3、参加笔试的技巧有哪些?
某些对专业技术要求很强和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的单位常常要用笔试的办法来测试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笔试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面的考核,包括通用性的基础知识和职务所要求的业务知识;二是智力测试,只要测试应聘者的记忆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落实能力、快捷反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三是技能测验,主要是对应聘者处理问题的速度和质量进行测试,检验其对知识和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
4、面试过程中的语言交流应注意什么?
面试过程中的语言交流是应试者集中展示自己才华的重要方面。招聘者通过语言交流不仅能够获得想要知道的关于应聘者的基本信息,同时对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功底、气质风范和价值取向也能获得亲身的印象。一次成功的面试谈话,对于实现理想就业非常重要。应试者在面试的语言交流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提问,在听对方讲话时,精力要集中,眼睛不要“游离”。
(2) 回答问话要切中主题,言简意赅,切忌滔滔不绝,所答非所问。
(3) 说话的语气和姿势要得体,吐字要清楚,语速要适中,引例和用语要恰当。
(4) 自然、大方,具亲和力和幽默感,切记语言生硬、平淡或枯燥无味、陷入冷场,更不可故作幽默,刻意引人发笑。
5、面试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应注意哪些?
一个人的气质往往在行为举止上得到体现。面试交谈,不等你开口,对方便可以从你的神态中领略到你的风姿,看出你的神韵。如正襟危坐,挺胸抬头,显示你的诚实;昂首挺胸,表明你的自信。相反,不是耸肩,扭动身躯,可让对方感到你的不稳重;前俯后仰,点头哈腰让人感到没有气节,更令对方产生反感。面试中的坐姿和站姿要得体、文雅、大方,如中国的传统说法那样: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站立时,两腿张开,两脚平稳着地出“丁”字型如平行相对,或一前一后,躯干伸直,不要屈膝和弯腰弓背,否则显得消沉懒散,无精打采。坐时宜端坐,两腿稍稍分开,间距不超过肩宽,而女性则以双膝并拢为宜,腰板轻松挺直,这样显得自然、从容、精神饱满。服装要大方得体。
6、面试中如何谈薪酬?
酬薪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并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水准,因而在面试时一定要与用人单位商谈,不可采取回避和羞涩的态度。
讨论薪酬与商品买卖过程中赤裸裸的讨价还价完全不同。尽管面试双方都不讳言薪酬问题,但当用人单位对你的能力、表现及可能的作用、贡献等尚未了解前,是不会先行提出薪酬问题的。如果这时你沉不住气,抢先提出薪酬问题,而且谈薪酬比谈工作还多,给对方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商谈薪酬问题要把握好时机,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般情况下面试者在求职者的能力、个性、工作态度等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之后,会主动向求职者介绍公司的薪酬、福利待遇等情况,然后问求职者“你认为如何?”这时,你可以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另一些招聘单位在面试时会直接问:“你期望的薪酬大约是多少?”此时,你可以以退为进提出反问:“只要有发展机会,我愿意接受贵公司的薪酬标准,不知按规定这个岗位的薪酬标准是多少?”这样,你不但没有露出自己的底,反而可能摸清对方的底。如果你对对方标准满意的话,那么双方就可能一拍即合。如果用人单位要你开价,把握好尺度至关重要,如果开价过高,难以被用人单位接受;开价过低,又心有不甘。知识最好的办法是结合实际告诉对方一个薪酬幅度,给双方都留有余地。面试结束后应向面试负责人致谢,适当情况下可以询问面试结果。
7、高职毕业生如何定位择业?
对高职毕业生来说,定位问题更为重要。首先高职毕业生要坚定就业的信念,要明确高职毕业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所必需的不可替代的人才,是人才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其次不要有自卑心理,高职毕业生虽然在学历上与本科生、研究生不在同一起跑线,但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主动权还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只要努力,同样可以获得成功。实际上,我国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高职毕业生具有专业对路、动手能力强、薪酬要求相对较低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